【一百个建党小故事之七十一】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秦山核电站一期

发布日期:2021-09-17 浏览量:



1991年12月15日零时15分,随着指挥人员“并网发电”一声令下,一股强大的核电流瞬间涌入国家电网。这是我国自主研究设计、建造调试、运行管理的第一座压水堆原型核电站的首次并网发电,这一刻,宣告了中国大陆无核电历史的结束,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7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走进秦山核电站,在秦山一期核反应堆正对面的山麓上,就可以看到“秦山春晓”四个大字,这是中国核电人记录历史的独特方式。秦山核电站就像一支报春曲,奏响了我国核电事业的春天,吹响了中国核电建设的第一声号角。

核电是先进、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是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缓解能源压力、减轻环境污染的战略选择。在国际社会,核电是核能利用的主要标志,没有核电站就不能算作核先进国家。1955年,我国就酝酿发展核电,当时国家制定的《1956-1967年原子能事业发展规划大纲(草案)》指出:“用原子能建立发电站是动力发展的新纪元,是有远大前途的”“在我国今后12年内需要以综合开发河流,利用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为主,但在有利条件下亦应利用原子能发电,组成综合动力系统”。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条件,发展核电一直未有实质性的进展。

1970年2月8日,周恩来总理在听取上海市由于缺电,一些制造厂和纺织厂被迫停工,严重影响了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情况汇报时表示:“从长远看,要解决上海和华东的用电问题,要靠核电。”又说:“二机部不能光是爆炸部,要搞原子能发电。”上海市委副书记马天水回到上海后,向广大机关干部传达了总理指示。不久,我国第一座30千瓦核电站工程立项,这就是外界盛传的“728工程”,并在上海组建“728”工程设计院(后改名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这标志着核电站建设真正列入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同年12月15日,周总理主持会议,听取了核电站原理方案的报告,并制定了“安全、适用、经济、自力更生”的核电建设方针。

“728工程”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正式启动。工程研究人员在研究设计核电站的同时,本着“离大城市远、要有岩石地基、取水方便、交通方便、离电网近,可以把电及时输出去”的原则,进行了艰难的选址工作。他们风餐露宿,从北到南踏勘了嘉兴、台州、温州3个地区的平湖、海盐、三门、临海、温岭、乐清和瑞安等7个县的16个点,经过多方论证,最终确定为海盐县秦山。

1983年6月1日开始破土动工,1985年3月20日,浇灌第一罐混凝土,一期工程开工。这标志着我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愿景开始变为现实。

从1985年起步算起,中国的核电事业可以用大步前行来形容。一期建成后不久,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采用压水型反应堆技术,1、2号机组先后于1996年6月2日、1997年3月23日开工。经过近8年建设,两台机组分别投入商业运行,使我国实现了由自主建设小型原型堆核电站到自主建设大型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为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核电品牌—CNP650。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与秦山一期、二期工程毗邻,是中国首座商用重水堆核电站。电站于1998年6月8日开工,于2003年7月24日建成,创造了国际33座重水堆核电站建设周期最短的纪录。

2015年1月12日17时,秦山核电厂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2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至此,秦山核电基地现有的9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656.4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成为目前国内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装机最大的核电基地,堪称中国核电的博物馆。

我国核电事业的辉煌发展,是秦山核电站的建设者们,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创新精神,攻坚克难,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建立一座核电站,是一个需要由100个包含着大量设备、部件、仪器、仪表和管线的系统综合组成的大工程,仅反应堆、一回路、二回路等主辅系统就有30多个,再加上相配套的控制、检测等,共有170多个系统。其中,设备就有5000台,仪表9000多个,阀门10000多个、管线则有几百千米。核能专家童鼎昌,全面负责核电站的核心设备——原子核反应堆本体和反应堆厂房等设计。在他的组织下,克服了近百个技术难题,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经过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把国外经验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采用过滤——蒸发——离子交换三级工艺流程,使排放的废水放射性浓度指数比国外同类指标还低。

作为我国第一座原型堆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建设目的就是:掌握技术、总结经验、锻炼队伍、培养人才。因此,秦山核电站也是国内最早的核电人才培训基地。早在并网发电时,秦山基地就培养出了35核电操纵员,其中有13级操纵员。他们中只有13还在秦山一期工作,其余成员都成为其他核电企业的高管。今天的秦山核电站培训中心除了为秦山核电一期、二期、三期培养大批专业骨干外,还为国内外其它核电站输送了大批操纵人员。如今,秦山基地已经拥有了一支技术一流、经验丰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管理理念不断创新的队伍,在运行管理、检修、调试、培训、应急等方面积蓄了较强的技术支持能力,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核电站管理体系。

秦山核电站一期的建设成功,是我国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里程碑,这一“国之光荣”,实现了我国核电“零的突破”,成为我国核工业保军转民和第二次创业的典范,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鹰翔.“两弹一艇”那些事[M].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3年.

[2]李鹰翔.秦山核电站成功背后的故事[J].中国核工业,2009年.

[3]许懋汉.秦山核电站筹建始末[J].档案春秋,2018(6).

[4]彭喆.秦山核电站——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J].中国核工业,2011(6).

[5]国家科委工业司核电发展研究课题组.秦山核电站建设成功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1996(7).

[6]朱晓斌.秦山核电站操纵人员培训[N].大众科技报,2005-7-19(A02).

(作者:祁莉霞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