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建党小故事之六十九】希望工程——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发布日期:2021-09-17 浏览量:

1989年10月30日,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召开“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新闻发布会,宣布建立我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希望工程”由此诞生。“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为青少年成长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旨在贯彻政府关于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方针,集全社会之力捐资助学,保障适龄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通过在贫困地区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20世纪80年代末,这股春风使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创的我国教育事业很快恢复了生机。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全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从总体看,城乡、区域的教育事业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作为我国教育发展“重中之重”的九年义务教育工作依然进展缓慢,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不仅办学条件差,而且有大量儿童因贫辍学。据统计,从1980年到1988年,全国中小学流失学生达3700多万名。1989年夏,共青团中央通过深入老少边穷等贫困地区进行长时间、大量的调研发现,在我国贫困地区,每年约有100多万小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而辍学,大量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亟待改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复兴的希望。面对不容乐观的教育现实,邓小平陷入了沉思,他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弱国变强、强国更强的牢靠根基和有力武器,必须加大力度抓教育。

基于此,邓小平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密切关注着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的奠基工程——教育事业,尤其关注着贫困地区教育的严重滞后问题。于是,在邓小平的关心下,在1989年共青团中央对贫困地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一项集社会之力振兴贫困地区教育、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让他们重返校园读书的“希望工程”诞生了,“希望工程”的两大主要公益项目是援建希望小学和资助贫困学生。

提起“希望工程”,相信很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这样一张黑白照片:一个小女孩手握铅笔,一双大眼睛充满求知的渴望,她是安徽金寨县双河乡张湾小学的8岁女孩苏明娟,这张照片表达出的失学儿童的无助与渴望曾经打动过亿万中国人的心。这张名为《我要读书》的照片拍摄于1991年5月的安徽金寨县南溪镇,在这里诞生了第一所希望小学。

1990年2月,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李克强带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考察组来到大别山深处的安徽省金寨县,就实施希望工程进行专门调研。考察组一行不畏艰辛、跋山涉水,深入到乡村腹地的每一户学生家庭,并同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的同志进行了深入的座谈。最后,一个扶助贫困生的希望工程计划有了具体目标,那就是对全县500名失学的适龄儿童进行救助,在南溪镇中心小学原址上修建一所新的小学,解决孩子们无学可上、无钱上学的问题。决定一经形成,新建学校的勘察、选址、筹备工作立即被提上了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日程,并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1990年5月19日,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在南溪镇落成,徐向前元帅亲自题写了校名“金寨县希望小学”。金寨县的沟沟坳坳,记住了这一天;革命老区的男女老少,记住了这一天;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史,记住了这一天。

希望工程的决定一经出台,从实施那天起就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1990年9月5日,邓小平欣然为“希望工程”郑重地亲笔题写了“希望工程”四个大字,这饱含热切期望的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充分表达出了他对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的有力支持。1992年6月10日和10月6日,他两次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款共计5000元。邓小平的此举引出一连串意想不到的良性反应,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和政治影响力。

自1992年4月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向全社会发出了“百万爱心行动”的倡议,创造了捐受双方结对挂钩、定向资助的新模式。1994年初的 “1(家)+1助学行动”更是使希望工程在全国得以迅速发展。一时间,神州大地、东西南北到处涌动着爱的热流,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市民,从花甲之年的老人到幼儿园的孩子,都是希望工程的捐赠者。在持续如潮的社会捐助下,希望小学以每年760多所的速度递增,上万所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告别危房,上千万少年儿童直接受益。据统计,从1988年到2014年,希望工程资助贫困学生达490多万名,援建希望小学18000多所,筹集公益善款额度之高,救助贫困学生、援建学校之多,不但是中国公益史,也是世界公益史的奇迹。

“希望工程”作为中国公益事业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激发了人们空前的慈善捐助热情,不仅给失学儿童带来了希望之光,也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促进了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从1989年至今,希望工程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唤起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弘扬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希望工程”已经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的民间社会事业。

参考文献:

[1]魏礼群.当代中国社会大事典(1978-2015)[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

[2]赵迎新.国家记忆:共和国难忘瞬间[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9年.

[3]上海音像资料馆、上海广播电视台版权资产中心.那年今日 听历史说话(下)[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年.

(作者:刘翔未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