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中国发展摁下了“暂停”键,文革后的中国百废待兴,包括重新开始复兴科技。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早在1978年3月18日,被视为中国科学界的第一次盛会——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邓小平首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为停滞不前的中国科技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此次大会像一股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自此,科学技术逐渐成为一股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在众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1980年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运载火箭;1983年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通过国家鉴定;1984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同步试验卫星;1985年中国南极长城站建成;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1988年10月20日,一则特大喜讯通过《人民日报》传播到全中国、全世界:“16日凌晨5点56分,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这是我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它的建成和对撞成功,揭开了我国高能物理研究的新篇章,被视为我国高能物理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我国的高能物理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1972年8月,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等18位科技工作者致信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发展中国高能物理研究的建议。周恩来总理在复信中明确指示:“这件事不能再拖了……高能物理研究和高能加速器的预制研究,应该成为科学院的主抓项目之一。”
1973年年初,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1975年3月,已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总理和刚刚重新主持工作的邓小平一起批准了高能加速器预制研究计划。在此之后,高能物理研究所先后提出了多个加速器研制方案。最终1981年年底,经过多方论证之后,中国科学院向党中央报告,提出了建造北京2×22亿电子伏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方案。邓小平批示:“这个方案比较切实可行,我赞成加以批准,不要再犹豫了。”
1979年1月,邓小平率队访问美国,在他的亲自促成下,我国国家科委与美国能源部签署了中美两国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合作的执行议定书。这是中美两国的第一个科技合作项目协议,揭开了中美在这一领域合作的序幕,也打开了两国科技合作的大门。为了有利于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邓小平还批准了在美国设立高能物理引进工作办事处,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邓小平亲自为我国科技发展打开了“开放”的大门。
1983年12月,中央将对撞机工程(BEPC)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同时成立了对撞机工程领导小组。随后,由14个部委组成了工程非标准设备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全国上百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协同攻关。1984年10月7日,北京的金秋时节,BEPC工程破土动工。邓小平亲临现场,亲自题词并为工程奠基,铲下了第一锹土。
党中央、国务院、邓小平的支持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和全国上百个单位的工程建设者。邓小平指出:对撞机的研制要重视引进国外技术,要把世界先进的东西作为起点,同时还特别强调要培养我们自己的人,别人只是帮助。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战略思想的引领下,以谷羽为首的工程领导小组,一方面积极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一方面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他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协作精神,日以继夜,在经过了整整四年的设计、施工和调试后,终于在1988年10月16日成功实现了正负电子对撞。四年的时间,从无到有,按期完成并且完全达到设计指标,创造了国际加速器建造史上的奇迹。
1988年10月24日,邓小平又一次来到了高能物理研究所,来到了四年前他亲自奠基的地方。看着地上地下由中国自主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加速器,他百感交集,发表了《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讲话。他掷地有声地说:“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称之为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也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投入运行,是中国拥有高科技的重要象征。同时,作为国际科技合作的开端,也拉开了中国进军世界高科技领域的序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邓小平的号召下,中国的科技领域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现代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如今,中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每一天都在加快脚步……
参考文献:
[1]闵凡路.新中国50年(下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
[2]王晓义、洪鹏.邓小平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J].党史文苑,2011(9).
[3]谷羽、朱元石.我所了解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建设[J].党史天地,2001(4).
(作者:刘翔未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