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建党小故事之六十七】“越过长城、走向世界”——中国成功接入国际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1-09-17 浏览量:

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正在经历一场通讯革命,正处在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也在积极地融入世界通讯革命的大潮中。1987年9月20日20点55分,中国向世界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从此,中国正式联结了互联网,这封邮件的成功发送也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986年12月,中国和德国签订了“中德计算机网络领域内的合作协议书”,协议的第一步计划就是在中国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和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之间建立计算机的点对点联系,合作的双方分别是德国“互联网之父”维纳・措恩和中国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高级顾问王运丰教授。这项国际合作共同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封电子邮件的诞生,也使得中国成功参与到国际电子邮电网络--CSNET中。

王运丰,中国的老一辈科学家之一,1952年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从海外归国,是中德计算机网络合作项目的倡导者和领导者,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的先驱。

故事起源于1983年,中国从德国进口了19台西门子BS2000电子计算机,其中一台运往了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1983年9月,王运丰和措恩合作组织了首届中国西门子计算机用户大会,会上有人提出措恩能否在网络方面为中国做更多的事,这为中德计算机网络合作埋下了种子。与此同时,20世纪80年代,中国和德国的科技合作一直进行的很好,然而因为通讯设施不发达,给双方的交流带来了很大障碍,两国的科学家也都希望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终于,1986年12月,中德签订了“中德计算机网络领域内的合作协议书”,决定实现两国之间的点对点连接。

1986年,中国还没有自主制造大型计算机的能力,因此,德国向我国提供了一台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从此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就在这台计算机上开始了方案设计和实验。当时的中国使用计算机的技术水平非常有限,所有的研究人员几乎都没有internet的概念,而且发达国家的重要设备、技术还没有向我国开放,计算机存在突出的软硬件不兼容的问题。1987年7月,维纳・措恩教授从德国带来了可以兼容的系统软件,使计算机具备了与国际网络连接和发送电子邮件的技术条件。1987年9月,技术人员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成功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器节点,发送邮件的条件基本具备了。

1987年9月14日,众人翘首期盼的日子终于到来了,为了这一天,中德双方的研究人员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进行研究和调试。晚上,在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这座树木掩映的小楼内,大家都聚拢在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周围,准备进行电子邮件的发送试验。

写什么邮件内容呢?一个声音响起:“如今正是改革开放时期,应该传达中国人要走出去,向世界问好,如何?”最终,措恩用英文输入了“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当措恩教授摁下回车键,所有人都屏息静气等待着计算机的反应,然而,邮件并未顺利发出。

查找失败的过程异常艰难,每一个人都没有气馁,最终发现问题后,用了整整6天的时间成功修补了漏洞。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了!1987年9月20日晚20:55,当措恩教授再一次摁下回车键,计算机屏幕出现了“发送成功”的字样,满屋一片欢腾。

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成功发送到了卡尔斯鲁厄,通过“中转”之后与国际互联网连接,发出了中国互联网在国际上的第一个声音。几天以后,美国、法国等国家相继发来了祝贺邮件,中国终于可以和世界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交流了。

从此,互联网时代悄然扣响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互联网从“第一封邮件”起开始“走向世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同时更促进了中国的进一步开放。而这一切都始于1987年的那一句——“越过长城、走向世界”,中国必将以开放、突破、协作、共享的态度开创更广阔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刘海波、郭丽.北京通信电信博物馆[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4年.

[2]豪本、康静.1987年中国首次国际电子邮件连接的实现及其历史订正[J].科学文化评论,2013(2).

[3]尼阳尼雅・那丹珠.中国通信史 第三卷[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9年.

(作者:刘翔未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