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景山学校的校史馆里,展示着一张几十年前的老照片,照片中一位长者双臂高举,手中展示着邓小平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位长者就是时任景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的贺鸿琛。
“文革”结束,百废待兴。改革开放启动,1982年中共十二大后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逐步推进到城市,“风雷一声万象开”,整个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国家建设的发展要求教育与之相适应,教育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当时的学校教育已经逐步恢复至“文革”前的教学水平,在新形势下教育如何发展,教育整体改革如何进行,是整个教育界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一步将向何处去?1983年邓小平的题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而这源于北京景山学校的一封信。
北京景山学校1960年专门为进行中小学教学改革实验而成立,几十年来,邓小平一直支持着学校的发展。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邓小平都会来到景山公园,接见景山学校的少先队员,同时了解学校的教改情况。就是在“文革”时期,仍然坚定不移地支持景山学校搞教改试验。就是这样一所学校成为了中国教育改革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提出推翻“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砸碎“四人帮”套在广大知识分子头上的精神枷锁,景山学校的教师听到后,异常兴奋。“教育该做些什么呢?”他们决定给小平同志写一封信。1983年9月7日,景山学校以全体师生的名义给邓小平写了一封500多字的信,信中简要汇报了学校从1960年以来,各项教学改革的试验成果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希望邓小平能为学校题词,或者说几句话,为学校指明前进的方向。这封信承载着所有师生的盼望和期待,当时的他们不会想到,邓小平回复的题词将给中国的教育带来如此深刻的影响。
9月8日信件送出,9月9日邓小平就为景山学校亲笔写了题词,9月10日题词经由“邓小平办公室”送到了学校。贺鸿琛接过题词,虽然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却仍然难掩内心的激动,兴奋地跳了起来。当天,学校的全体教师都来到了现场,还有很多的新闻媒体。这一天注定将载入史册。
9月10日下午,一次临时通知的全校大会即将在北京景山学校南楼二层的一间会议室召开,约200名教职员工悉数到场,他们向往常一样交谈着、等待着……主席台的长条桌铺着白色的的确良窗帘,主席台后,市、区教育局的领导和媒体记者一一落座。贺鸿琛用颤抖的双手将放大的影印版题词高举过头顶,以平生从未有过的无比激动的心情,一字一句地大声地念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场先是安静了几秒钟,紧接着热烈的掌声顿时雷鸣般地爆发出来,经久不息。
“小平同志给我们题词啦!”“再念一遍!” 在这个普通的日子里,北京景山学校的全体教师们经历了毕生难忘的喜悦。老师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认真实践,继续走我们自己的道路——继承、借鉴、创新,在教学改革方面做出新的成绩。
9月11日,全国各主要报纸都在头版头条刊登了题词。“三个面向”一经发表,立即引起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兴起了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面向”的高潮。
中共十二大后,党中央对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决策,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科学确定为战略重点,提出了教育改革的要求。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也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指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使各级各类教育能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面需要。同时阐明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措施和步骤,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等。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把发展教育看作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国策。
在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引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全国的教育领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迅速推进,中国开始进入教育全面改革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李新芝.邓小平实录4:1982-1997(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版)[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
[2]田重、冯晓萍.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对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意义[J].改革与开放,2019(2).
[3]张楚廷.改革路上——张楚廷口述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年.
(作者:刘翔未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