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建党小故事之六十二】18个血手印——从包干到户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布日期:2021-09-16 浏览量: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步入了改革开放的崭新历史时期。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 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文件中明确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从此,“一大二公”的旧体制被打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我国农村实行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始于1978年的“包干到户”。1978年在一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普通农民勇敢地打破了集体耕种的公社制度,他们在一间破旧的茅草房内秘密地签下了“生死状”,将村内的土地进行承包经营,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也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当时的他们并不知道,因为他们的义无反顾,中国农村即将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而这场变革将深刻影响整个中国的命运……

1978年以前农业效率低下,小岗村是安徽最贫穷的村之一,几乎每家每户常年都以外出讨饭为生。1978年11月24日夜晚,寒风萧瑟,静谧的夜色笼罩着整个村庄。在村民严立华家,一盏昏暗的煤油灯忽明忽暗,18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农民谁都没有说话,破旧的茅草屋里弥漫着一股呛人的烟味。

“请大家到这里来,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再这样干下去恐怕大家都是死路一条!我们几个商量了,打算分田到户,但大家必须答应两个条件,一是各家必须要保证交足公粮,二是瞒上不瞒下,不准对上级和外村人讲……”副队长严宏昌一语道破机关,打破了这令人难堪的沉默。所有人都知道当时的国家政策是不允许包产到户的,否则就是“搞资本主义”,是大逆不道,要承担很大的政治风险。然而,没有片刻迟疑,话音刚落,大家马上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纷纷表示支持。“谁要是说出去,就不是他娘养的!”“万一被发现了,你们几个干部弄不好都要进班房。”……大家一个个面露凝重之色,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万一被发现了,我们全村人凑钱凑粮,把你们的小孩养到18岁!”话音一落,这一提议马上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附和。口说无凭,立字为据。最终,副队长严宏昌拿出了一张白纸,一份简陋却庄严的“生死契约”诞生了。契约上,小岗村每户村民的姓名之上,均覆有一片血红的指印。这些胆小的农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终于铤而走险,勇敢地走出了这一步。当时的他们并不知道,这张小小的契约将是一场大变革的开始。

包产到户后,小岗村的村民们干劲十足,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从1.5万公斤猛增至6万多公斤,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油料总产量相当于过去20年的总和。从来没有向国家缴过一粒公粮的小岗村第一次向国家上缴了公粮,还还了贷款,结束了20多年吃救济粮的历史。生产发展了,村民们的收入大大提高了,这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然而,“纸里包不住火”,小岗村的突破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争论。随即,凤阳县县委宣布凤阳县不许包产到户,然而村民们不愿意回到乞讨的老路上去。1980年初,包产到户问题已然成为了党的全部经济方针的焦点,有人坚决反对,有人极力支持。在这样的僵持状态下,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坚决站在了村民这一边。1980年1月24日,万里亲自来到小岗村,充分肯定了包产到户,村民们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坊间流传起了“要吃米,找万里”的民间歌谣。1980年5月,邓小平也充分肯定了小岗村的做法,他说:“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语扭转乾坤。从此,“小岗模式”开始在全国广大农村逐步推广。

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 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文件中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中共十二大后,农村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至1984年,中央连续发出了3个“一号文件”,不断推出了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措施。1983年,人民公社体制被彻底打破,从此,亿万人的吃饭问题解决了,由18个红手印催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

从此,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中国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蔓延,给中国农村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是我国农村生产力的一次飞跃式发展,它让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些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而进入工业制造领域寻找生存机会,直接诱发了乡镇企业的意外崛起。1986年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农村破土而出,尤其在南方发达地区,有些地区的乡镇企业数量几乎与其他企业总数平分秋色。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了51.4%,第一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全国各地兴起了一大批小城镇,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的、根本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张珊珍.党史必修课[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年.

[2]吴硕.关于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从土地包干到户谈起[J].南方农村,2009(2).

[3]季如讯.全国农村第一份包干到户的合同书——凤阳小岗村大包干历程述略[J].文物天地,2001(8).

(作者:刘翔未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