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建党小故事之五十三】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发布日期:2021-09-15 浏览量:

1981年6月的一个下午,北京京西宾馆的会议室里洋溢着热烈喜庆的气氛。国务院正在这里召开颁奖大会,授予籼型杂交水稻发明者特等奖。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人健步走上主席台领奖。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今天,他代表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接受了建国以来国务院颁发的第一个特等奖,与此同时,他个人也荣获一枚特等发明奖章。

面对这份特殊的荣誉,袁隆平谦逊地说:“这是整个科研协作组共同努力的成果,也只是我们取得的初步成功。除了籼型,还有粳型,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对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是60%以上人口的主食,直接决定着国家的粮食安全。水稻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两种类型。杂交水稻表现出高产、优质和多抗等优良性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水稻产量一直徘徊不前。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种的水稻品种,大多是老品种,没有什么“杂交”优势,平均单产虽有提高,但也不过300来公斤。吃饭依然成问题。

1954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生长在城市的他毫不留恋舒适的城市生活,来到位于湖南黔阳地区安江镇的黔阳农校,当上了一名普通的教师。1960年代,我国遭遇罕见的自然灾害,粮食饥荒现象十分严重。饥饿就像一个幽灵,用阴森的眼睛窥视着中华大地。自古就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吃饭问题。

当时的袁隆平,将百姓的疾苦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萌发了“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但学术界早就有水稻“花时短,异交结实率低,繁殖种子的障碍无法逾越”的定论,究竟该如何穿破障碍,寻找突破口,让水稻实现丰产,成了压在袁隆平心头上的一座大山。

到了农校后,袁隆平开始努力将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从1960年开始,他在农校的试验田里踏上了寻找高产新品种的艰苦征途。在试验中,袁隆平渐渐地摸索出了研究的方向:如果能培育出杂交水稻种子,那么它的第一代将以最大的优势,使水稻大幅度增产。1960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观察,无意间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它的稻穗达到10穗以上,每穗有壮谷160粒-170粒。经过试验得知,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受此启发,袁隆平决心大胆地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

袁隆平知道,要培育杂交稻种,首先必须找到水稻雄性不育的植株。水稻是一种雌雄同花的自花授粉植物,即雄蕊和雌蕊长在同一朵花里。雄蕊花药成熟,授予同花中的雌蕊,使其受孕结实,便成了一粒种子。所以,水稻也被称为单颖果作物。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获得杂交种子,必须排除每朵花中的雄蕊,或使其失去授粉能力,方能实现异花授粉。但是,由于水稻花器小,用人工办法去雄是相当困难的。而且,要培育用于生产的大量杂种,就必须在一棵棵稻株上,一朵花一朵花地去雄。这样做,要耗费大量人工,结果得不偿失,而且,也会拖延时间,贻误农时。所以,在具体实践上,它是行不通的。接下来的办法就是培育雄性自然不育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有了它,再用其它品种的花粉去给它授粉杂交,便可以产生大量的杂交种子了。这种方法,在国内外都没有先例,也是很难办到的。所以国际上有专家断言:“此路不通”!还有些学者认为,象水稻这样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的“单颖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必然制种困难,无法应用于生产。虽然杂交水稻的研究,是世界公认的难题,但袁隆平决心攻破难关。

为了找到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袁隆平在每年的水稻扬花季节,都要在几百万株水稻中细心搜寻,就像大海捞针一样艰难。

1964年,水稻扬花的季节又到了,袁隆平照例巡视在试验田间。忽然,他眼睛一亮,眼前的这株水稻,稻花内雌蕊发育正常,而雄蕊没有花粉,显然失去了授粉能力。这正是他几年来苦苦寻觅的稻株啊!

袁隆平激动地半跪在田埂上,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把它从泥田里挖出来,移栽到试验盆里。

农校的同事打趣地说:“怎么,这株稻苗成了你的宝贝了?”

袁隆平兴奋地说:“对,它现在比什么都重要!”

随后,他又相断发现了3株“宝贝”。这回,他风趣地说:“我今年可是大获丰收,连连得‘宝’啊!”

看到袁隆平搞试验的这股干劲,同事们都钦佩不已,不由得更加热心地协助他完成试验。

这一年,袁隆平对这4株水稻实行“特别管护”,亲自灌溉、施肥,定期观察并认真记录。他用别的稻花和它们杂交,成功地繁殖了一代雄性不育的稻种。但由于这些不育材料可能属于核不育遗传,所以培育不出不育株和不育度都达100%的不育系。

该怎么做才能找到符合条件的雄性不育水稻呢?世界上有这种水稻吗?在充满未知数的寻找面前,袁隆平没有放弃,扩大“捞针”范围,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终于,在1970年11月,他的助手李必湖在海南岛发现了一株雄蕊花粉不育的野生株,并将其命名为“野败”。

找到了“野败”,袁隆平如获至宝,惊喜万分,带领助手奋力攻关,终于在1972年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个应用于大面积生产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与此同时,袁隆平把他们最新发现的“野败”的珍贵材料无私地奉献给全国许多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协作攻关。

开展协作攻关后,袁隆平等人在寻找恢复系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973年,他们成功地筛选出恢复系。至此,杂交水稻终于能够真正应用于生产,以20%的增产幅度大面积地在全国推广,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在集体的努力下,1973年,袁隆平10余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终于在我国培育成功。他试种的水稻亩产达500公斤,而晚稻亩产达600公斤!

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它的种植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975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5000亩,到1980年已猛增到8000多万亩。后来,柬埔寨、菲律宾、泰国等国家也相继引进。袁隆平理想的种子,成功地在世界范围内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这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填饱了世界上更多张饥饿的嘴。

袁隆平也因此获得了“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并获得了多项国际大奖。

参考文献:

[1]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袁隆平获世界粮食奖[N].人民日报,2009-09-22(8).

[2]邓建华.一株野生稻改写世界水稻育种史[N].海南日报,2009-11-04(A05).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M].中国党史出版社,2011.

(作者:沈岩东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