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建党小故事之四十七】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发布日期:2021-09-15 浏览量: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也爆炸成功。中国有了氢弹的消息震惊了世界。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七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苏联用了四年,而当时综合国力还尚薄弱的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堪称军事科学历史上的奇迹。

可能许多人还不知道,美国1952年氢弹原理试验爆炸的是一个65吨重、3层楼房高的氢弹装置;苏联1953年爆炸的第一颗氢弹能用飞机空投,但爆炸威力只有40万吨梯恩梯当量。而中国这次试验,成功实现了体积较小、重量较轻、聚变较高的百万吨级氢弹的预期目标。

中国奇迹、中国速度,令世界感到不可思议。世界上哪有什么奇迹!中国的奇迹更多的是无数人的扎根岗位、默默奉献。

年轻团队突破“氢弹理论”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后,西方大国坐不住了。为了打破核垄断,中国必须加快研究出氢弹。1965年元月,毛泽东在听取国家计委规划汇报时强调:“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

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各国对氢弹的技术严加保密。中国开始从事核工业的10万人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了93.5%。这些年轻的科研人员只知道氢弹的当量比原子弹要大几十倍、上百倍,但谁也不知道如何制造。

年轻的科研团队很快设计了几十种方案,方案常常是刚提出来就被否定了。一段时间内,研究陷入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计算繁复是氢弹研究缓慢的主因之一。上世纪60年代初,国内仅在上海有一台每秒运算达万次的计算机,但绝大多数时间都要用于当时正紧鼓密锣进行的原子弹测试。中国“氢弹研究之父”于敏院士经常和同事常常人手一把计算尺,夜以继日地进行计算。

1965年9月,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上计算机计算。经过100来天的计算,一个有关能量的关键点有了突破,整个氢弹的研制一下打开了拥堵的瓶颈。当时在北京的邓稼先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马上赶到上海,并请大家吃饭。虽然只是一碗阳春面,但大家还是非常高兴。

金银滩草原上的日夜奋战

还在原子弹和氢弹理论准备的同时,远在青海金银滩草原,一个名为221的基地已经开始建设。221基地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工厂。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都是从221基地研制组装后运往西部试验场的。

当时221基地已经有几万人,这个队伍能不能度过生存关,是涉及到原子弹能不能够按期研制出来的问题,否则会半途而废。所以技术人员第一年和工人一起参加劳动,一起建设厂房。住在窑洞里,吃青稞粉、谷子面,一个月两钱油,几乎没有任何副食品,能吃到的就是白菜汤。

高原上除缺氧以外,紫外线特别强,有些人晒的很黑,但干什么又不能跟家里讲。曾有同志回家后,孩子问:“爸爸,你在矿区工作,是不是挖煤炭的?”只能回答说:“是啊”。

“矿区”的科研队伍里,有一批科学家,王淦昌、郭永怀、彭桓武、朱光亚、陈能宽……在基地一呆就是十多年。

“技术民主”催生研制速度

“技术民主”是当年参与氢弹研制的专家常提到的一句话。

这些专家当中有老一辈的如王淦昌等,也有年轻一些的,如朱光亚、邓稼先等,虽然都已经有很深的科学造诣,但氢弹对于他们来说是未知世界。这个未知世界怎么去探索?他们心里也是没底的。所以,“技术民主”、走群众路线这个办法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大家坐在一起,有老科学家,有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有中层技术骨干,大家平等地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这种大讨论当中,年轻人可以充分发挥智慧的想象,引发好多科学思想的火花,新的物理概念、新的设计思想,都在这种讨论中取得突破。

飞机多转一圈,老兵遗憾半生

正式试验“零”时定在上午8时整。上午7时,担任空投任务的空军徐克江机组,驾驶代号为726的轰-6甲型飞机按时起飞。8时整,徐克江驾驶飞机进入空投区。指挥员立即发出清亮而庄重的报时令:“5、4、3、2、1,起爆!”

半分钟后,仍无声响。氢弹没有投下。飞机上负责投弹的是第一领航员孙福长,当时太紧张了,忘了按自动投掷器。周总理得知情况后,随即指示罗布泊指挥所:“请告诉飞行员,要沉着冷静,不要紧张。”

机长徐克江要求再次投弹。

试验场地上空出现了一个白色的圆柱体,中国第一颗氢弹在湛蓝的天空中被高速飞行的飞机抛出,拽着降落伞,摇晃、飘飞,滑行……越来越远,只剩下一个小白点。突然一道白光闪过,亮彻天宇!火球上方渐渐出现了草帽形的白色云团,最后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蘑菇云。

投弹飞机安全返航了。

因为飞机多转了一圈,徐克江遗憾终生。“这个内疚一辈子消除不了,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们却没完成好,多转了一圈,想起来就觉得遗憾。”这就是一名共和国军人对“圆满完成任务”的理解!

每当蘑菇云从罗布泊升起,我国政府都郑重宣布: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制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自卫,为了保卫世界和平,为了打破核威胁,防止核战争,最终消灭核武器。邓小平同志总结指出,没有“两弹”的爆炸成功,就没有中国后来的国际地位,就没有全国人民在危难之时自豪和坚挺的民族脊梁。

参考文献:

[1]彭继超.于敏:中国氢弹秘密之中的秘密[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20(04).

[2]何祚庥.于敏:当之无愧的氢弹构型最主要发明者[J].中国经济周刊,2019(02).

[3]本刊评论员.让“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写在纪念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50周年之际[J].军工文化,2017(06)

(作者:毛升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