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建党小故事之二十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发布日期:2021-09-13 浏览量: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时隔70多年,出席会议的代表大多已经离世,会议期间所发生的的事情被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然而透过那些口传身授流传下来的珍贵记忆,人们依然能触摸到历史的痕迹,一个又一个故事在其中蜿蜒展开……

会议召开背景早在1937年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通过了召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但由于长期紧张的战争环境,一直没有召开。几经变更,会议召开时间和地点多次延宕。直到1945年4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大终于开幕。在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斗争的关键时刻,为了团结全党全国人民,争取光明的前途,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独立、自由、 民主、 统一与富强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保障全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中共七大也是第一次没有共产国际参与的党代会,因为当年延安《解放日报》报道了共产国际解散的消息。

1945年4月21日, 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七大的预备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七大”工作方针》的讲话,指出“七大”的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在“七大”正式会议上,毛泽东主持了大会,致开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在大会讨论过程中,周恩来作了《论统一战线问题》的重要发言;由华北、华中、西北等几个有代表性地区的代表作了工作报告。大会完成了三个历史性的任务:决定了党的路线,通过了新的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会议上所做的报告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郑重地提出了中国人民强烈希望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基本要求。在激烈斗争中,为了争取光明的前途,反对黑暗的前途,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报告还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大会还通过了刘少奇修改党章的报告及新党章。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偏向。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案》、《关于军事报告的决议案》及《关于死难烈士追悼大会的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在选举中坚持三个原则:第一,对过去犯过错误的同志,只要承认错误,决心改正错误,还可以入选;第二,要把各个地方,各个方面的党的先进代表人物都组织进中央委员会;第三,要把有不同方面知识和才能的同志选出来。大会选举出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其中,中央委员会委员44人,候补中央委员33人。6月19日七届一中全会选举出13名中央政治局成员,选举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

会议期间,代表们的业余生活也是轻松愉快的。大会为代表们安排了丰富的文体活动,每个星期六的晚上都要举办舞会,中央领导同志和一些代表都穿着布鞋或草鞋在王家坪的桃林草地上跳起了交谊舞。大会之前,延安上演了《甲申三百年祭》《李秀成之死》等话剧。除了舞会、话剧,还给代表们放映了《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等苏联电影。这些影片有的是译制好的,没译制的就由苏联回来的同志当场做口头翻译。此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比预想的发展还快。5月2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军无条件投降。斯大林在莫斯科向苏联人民发表讲话,宣布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消息传来,整个延安沸腾了,代表们深受鼓舞,也对抗战胜利充满了信心。6月10日,在大会结束的前一天晚上,全体代表观看大型歌剧《白毛女》,会场的活跃气氛感人至深。会议期间进行专场演出的还有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萧向荣和李鹰航联合制作的《中国共产党颂——献给七大》大合唱。这台节目由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排演并在大会期间为代表们进行了专场演出,受到了代表们的赞扬。

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是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的。这次大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会,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次大会,在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郑天翔.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盛会相逢喜空前.《七大代表忆七大》(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朱德.纪念党的二十一周年[N].解放日报,1942-07-01.

[3]刘少奇.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N].解放日报,1943-07-06.

(作者:赵丽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