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运动。同年,11月26日边区劳动英雄及模范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朱德、任弼时、周恩来、高岗等人出席了大会。会议期间,毛泽东作了《组织起来》的报告,并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工人参议员代表选举办法,规定劳动英雄和模范生产工作者要由群众选举产生。180多位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参加大会并受到表扬和奖励。列在主席团劳动模范代表分别是刘建章、申长林、赵占魁、黄立德、李位、刘玉厚、郭凤英、张振财、冯云鹏等人。会议期间,中共中央、西北局分别招待出席大会的代表,高度评价了劳动英雄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劳动英雄和劳模运动是边区发动劳动群众、促进发展生产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在劳模运动中,各抗日根据地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不同地区相继开展了生产运动,创造了“劳力和武力相结合”的新的斗争形式。同时,在劳模生产运动中,出现了实行生产劳动的初步合作的互助组、变工队等组织形式。由此而然,劳动英雄和劳模运动的故事淋漓尽致的展示出来。故事中的劳动模范都来自于各行各业广大人民群众,其中劳动模范冯云鹏以一个人的努力,安置了170多户难民,又发明了许多巩固难民、了解难民的办法;劳动模范张清溢推广各村共同开荒,设立义仓,推动了全关中分区的义仓运动;妇女中的郭凤英、刘老太等,积极纺织并参加农业生产,推动了妇女的劳动,指明了边区妇女运动的正确方向;部队中的劳动模范张治国、李位、胡青山、郝树才、武生华等人,创造了开荒挖甘草等新纪录,推动了全军的劳动热潮,从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到每一个干部、战士,人人开荒种地,个个纺线种菜;机关中的黄立德、佟玉新等,创造了许多种菜与节省的办法,大大推动了各机关的自给和节省运动;盐工中的高仲和、李文焕,发明并推广打盐的新办法,提高了食盐产量。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的向模范工人赵占魁学习的生产运动。工人模范代表赵占魁,他的先进模范事迹值得大家学习。所谓“赵占魁运动”,是以边区特级劳动模范赵占魁的名字命名的“新劳动者运动”。赵占魁,1896年出生于山西省定襄县张村,家境贫寒,以打铁为生。1939年原为同蒲铁路某修理厂火炉工的赵占魁来到延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农具厂,他当上了翻砂股股长,先后被陕甘宁边区政府和边区农具厂评为模范工人,还被选为边区参议会候补议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经常每天工作在12小时以上,大热天,穿起棉衣代替石棉衣,汗水不停地滴在熔铁炉前,从没有叫过半声苦”。赵占魁被评为边区特等劳动模范,被塑造为爱厂如家、艰苦奋斗的工人先锋典范。随即边区各厂工人发动了以劳动竞赛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运动,使工人劳动态度焕然一新,劳动生产率大有提高,同时也有力地支援了抗日前线,改善了人民生活,带动了私营企业的生产发展。在此影响下,其他根据地也纷纷响应,造就了新的劳动风气,培养出大批有高度觉悟的新型工人。晋东南、太行区配合整治攻势和响应延安赵占魁运动,进行热烈的生产竞赛,创造出不少如王绍堂、刘克勤、解聆杰等“敌后赵占魁”。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积极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为边区群众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极大地促进了群众的劳动热忱和创造力。真所谓没有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做骨干,就不会有模范班、排、连和模范单位的创造。此外,模范工作者运动还通过开展工、农业竞赛展览会,在加强边区与全国各地经济联系的同时,可以把边区开展劳模运动的成绩与办法反映、宣传推广到其他抗日根据地去,为革命队伍的力量添砖加瓦。陕甘宁边区自从开展劳模运动后,产生了大批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运动提高了劳动者的地位,增强了劳动者的主人翁意识,各行业职工纷纷开展劳动竞赛运动,以更积极的态度投身到边区建设中。
今天,劳动模范和英雄的精神始终是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民族精神,也正是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需要、所呼唤的精神,这种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不仅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更加需要。
参考文献:
[1]贾晓明.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J].党史文苑,2017(09).
[2]延安干部学院编.延安时期大事记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
[3]岳谦厚,刘威.战时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模运动[J].安徽史学,2011(01).
(作者:赵丽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