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建党小故事之十三】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

发布日期:2021-09-13 浏览量:

照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城西北40公里处,虽然是一个山区小镇,自古却是一个要塞之地。相传隋炀帝巡游至此,称“日照锦衣,遍地似金”,照金因此名传天下。在中国革命史上,照金同样写下了最光辉的一页。在这里,陕甘边游击队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开始后,中国共产党曾在西北地区先后组织了清涧起义和渭华起义,在西北地区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1932年3月21日,中共陕西省委报告中共中央,申请陕西组建正式红军的番号。4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陕甘游击队的工作及创建陕甘边新苏区的决议》,批准陕西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四十一师。6月10日,中央在上海召开北方六省委代表会议。6月26日,会议通过了《开展游击运动与创造北方新苏区的决议》,强调在北方党的基本任务是创造与发展陕甘边新苏区,将红二十六军锻炼成强有力的红军。8月25日,中共陕西省委作出《关于帝国主义国民党四次“围剿”与陕甘新苏区的决议》,要求创造红二十六军,立即建立一个团。

12月24日,红二十六军在转角镇正式成立。红二十六军成立时,即确定以照金为中心建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带领红二十六军和陕甘边人民,历经艰难曲折而逐步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根据地。直到1935年2月,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陕北革命根据地统一成为陕甘革命根据地,在党的历史上有着起承转合的特殊地位,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寺村塬游击革命根据地(1932年3月底-8月底)、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1933年4月-10月)和南梁革命根据地(1933年11月-1935年2月),这三个根据地一脉相承,其后随着渭北革命根据地的重建和加入,最终形成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被毛泽东称为聪明的“狡兔三窟”。

1932年3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甘肃寺村塬、湫头塬、五倾塬、三嘉塬及宁县盘克一带建立了陕甘边第一个红色政权——寺村塬革命委员会和寺村塬游击根据地,从而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在陕甘边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和红色政权序幕。正当陕甘边“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形成之际,以杜衡为书记的陕西省委却认为,陕甘红军游击队在山区建立红色政权和根据地是“逃跑主义”、“土匪路线”,命令红军撤离寺村塬根据地,结果使部队遭到敌人重兵“围剿”,受到严重损失。8月下旬,红军游击队接连失利,损失严重,只有退回子午岭的平定川、豹子川一带无人烟的地区。

红二十六军正式成立后,仅刘志丹率领陕甘边党和红军投入到创造照金根据地的斗争,但是由于杜衡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干扰下,红二十六军第二团和照金苏区相继损失殆尽。在极为险峻的形势下,在1933年11月3日至5日,以刘志丹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召开了包家寨会议,会上算清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确定了创建红色政权的一系列正确的行动方针和策略。1934年初,陕甘边特委和红四十二师党委在南梁荔园堡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陕甘边革命委员会。2月25日,在红四十二师党委召开了陕甘边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会上选举习仲勋为革命委员会主席。11月1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和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在南梁荔圆堡召开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陕甘边区工农民主政府,习仲勋当选为陕甘边区工农民主政府主席。会议选举产生了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和赤卫军总指挥部,刘志丹任军委主席,朱志清任赤卫军总指挥。11月7日陕甘边区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大会在南梁荔圆堡隆重召开,红军、游击队员、赤卫军以及当地群众300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陕甘边区工农民主政府的成立,标志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发展进入新时期。

1935年2月5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和陕北特委在陕西省赤源县的周家碱召开联席会议。周家碱会议以后,刘志丹领导陕甘边的红二十六军和陕北的红二十七军,经过5个月的浴血奋战,解放了延长、延川、安塞、安定、保安、靖边等六座县城,将陕甘边苏区和陕北苏区连接成一片,形成了面积三万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的巩固的陕甘革命根据地。

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危害,革命遭受严重损失。“东方不亮西方亮”,南方革命根据地虽然先后丧失了,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却成燎原之势。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领导陕甘边地区人民,开展游击战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具体运用于本地的革命实践,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并在革命斗争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为长征途中的党中央和各路红军提供了落脚点。党中央立足陕甘革命根据地,在此基础上巩固发展为陕甘宁边区,成为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战的出发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作为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在中国革命史上作出了特殊的贡献,陕甘革命根据地功不可没,光耀千秋。

参考文献:

[1]卢毅.照金:点燃西北革命火种[N].学习时报,2021-04-07(007).

[2]夏世鹏.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与南梁精神,军事史林,2020(07).

[3]仝华.中共党史资料专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研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

(作者:毛升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