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领部队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南昌起义后,起义军在南下广东过程中,遭到敌人优势兵力的包围,起义主力遭到失败。保存下来的部队主要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移湘、赣、粤边远山区,开展游击战争。
毛泽东与朱德虽然互相仰慕,但并未谋面。起义相继失败后,两人都在重新探索革命道路。如何保存革命火种,壮大革命力量?两人都深深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求生存,共发展,会师成为两人的期望。朱德、毛泽东之间迫切需要取得联络,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向对方派出了联系员,朱德派出了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毛泽东派出了与朱德同为赴欧留学成员的何长工。两位联络员历尽千辛万苦,最终促成了伟大的会师。
早在1927年10月上旬,毛泽东率部到达酃县十都,他从一张新出的湖南《民国日报》上看到一篇“共党叶贺部潮、汕惨遭失败”的报道后,说道:“南昌起义的队伍,是我们党的宝贵武装力量,现在被打得四处散落,要是能把这支队伍接到井冈山来该有多好!”经过深入思考后,毛泽东决定派何长工寻找南昌起义部队的下落。
何长工化装成生意人,躲过反动派的搜捕,到韶关后,已是满身灰尘,他便到了旅馆的澡堂洗澡。当时韶关驻扎着军阀范石生的第十六军,恰好澡堂里有几个军官也在洗澡,他们的谈话,引起了何长工的注意。其中一个人说:“王楷的队伍到犁铺头了。听说他原来叫朱德,是范军长的老同学。”另一个说:“同学归同学,那是一支暴徒集中的部队,我们要对他严密戒备。”无意中得到这个消息,使何长工非常高兴。他急忙洗完澡,当时已是凌晨一点多,何长工不顾天黑路远,急匆匆赶向30里外的犁铺头。
何长工果然在这里见到了朱德。朱德等人都很兴奋,没想到能在这儿遇上毛泽东的特使。朱德微笑着说:“真是好极了!我们总算联系上了。我们跑来跑去就是要找一个落脚的地方。我已经派毛泽覃同志去找毛润之了。如果不发生意外,估计已经到了。”
休息了一天后,何长工带上朱德给毛泽东的信,于1928年1月抵达遂川县向毛泽东复命。毛泽东听了何长工的汇报,说道:“我们和朱德他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他们是派了泽覃过来,去年11月底泽覃在茅坪见到我。既然双方都派了人接头,我就让泽覃留下来了。”
那么,毛泽覃又是如何联络到井冈山的呢?在1927年10月底,朱德、陈毅率部转战到广东韶关,确认毛泽东点燃井冈星火的消息后,遂决定派人上井冈山找毛泽东,派谁去联络呢?陈毅说:“毛泽覃最合适。”毛泽覃接到任务,喜出望外。他化装成国民党军官,穿过了敌人的重重关卡,11月下旬在宁冈茅坪见到大哥毛泽东。毛泽东惊讶地看着小弟:“泽覃!你怎么来了?”“是朱德派我来和你联系的。”“好极了!从敌人报纸上看到朱德、陈毅部队的消息,正要找他们呢!前些天派何长工去找你们了,没想到朱德派你先与我联系上了。你就先留在这儿工作吧,稍后我派部队去找朱德部队。”
原来,南昌起义后,朱德率领部队于1927年11月上旬抵达祟义县上堡一带整训,并与驻防在这里的范石生达成合作协议,范石生和朱德在云南讲武堂上学时就是结义兄弟。在这里,起义军取得了范石生部的给养,摆脱了军需困境。后来,朱德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率部支援广州起义。部队赶到韶关城郊时,与广州起义失败后撤出的200余人相遇。朱德随即将这200余人编入部队,并转移到韶关西北30里的犁铺头停驻下来进行休整。
朱德部队与范石生第十六军建立合作关系的情况,不久被国民党广东省政府领导人发觉,要范石生解除朱德部队的武装,并逮捕朱德。范石生不忘旧情,速派军部副官携带几万元银洋和十来箱子弹,赶到韶关向朱德报信。朱德与陈毅等人紧急计议,决定赶紧离开韶关,前往具有群众基础的湘南宜章,与地方党接上联系再作打算。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部队进入湘南,智取宜章,揭开了湘南暴动的序幕。起义军余部先后又攻克郴县、永兴、耒阳等城,帮助这些县建立了革命政权,武装起义的烈火燃遍了整个湘南。3月,湘桂战争结束,蒋介石调集湘粤军阀对湘南进行大规模“会剿”。
朱德、陈毅等人从保存军力考虑,决定退出湘南。此时,湘粤敌军都已进入宜章、郴县境内,准备对南撤的农军进行截击,形势对湘南农军非常不利。
就在这时候,毛泽东指派毛泽覃,率一个连从酃县中村出发,前住湘南与朱德部联系,他向朱德介绍了毛泽东率部策应湘南起义部队的情况,朱德也将自己的忧虑告诉了毛泽覃。双方互通情况后,毛泽覃带着特务连回到酃县中村,向毛泽东报告了朱德的情形和湘南局势。毛泽东当即召来张子清、何挺颖、袁文才、何长工等人商议,制定了兵分两路挺进湘南的行动计划。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向桂东、汝城行进,接应朱德所率起义军余部南撤;何长工、袁文才率第二团进入资兴县境,掩护从郴县方向由陈毅率领的湘南农军。
1928年4月底,经过辗转曲折,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和湘南农军到达江西宁冈的砻市。4月28日,天气晴朗,巍峨的井冈山像被水洗过一样,特别清新,葱绿的稻田散发着清香。在这个美好的日子,毛泽东和朱德在砻市的龙江书院会面了,两个历史伟人的巨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支革命部队胜利会师了。这时,朱德42岁,毛泽东34岁,从此,他们开始了密切合作的战斗生涯。会师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从原来2000人增加到10000多人。
5月4日,在龙江西岸的河滩上,部队召开了庆祝大会。陈毅当场宣布:全体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
井冈山会师,这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特别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重大事件。毛泽东、朱德开辟的井冈山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为中国革命迎来了新纪元。

(油画《井冈山会师》)
(作者:钱容德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