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建党小故事之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正规军——叶挺独立团

发布日期:2021-04-29 浏览量:

国共两党合作后,中国共产党人便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之中。在革命过程中,党的领导人明白,开展工农运动离不开军事力量的保护,于是便以参加黄埔军校的工作为开端,准备建立自己的军队。北伐战争中的叶挺独立团,就是大革命时期,我党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军队。

1924年11月,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毕业,大多数人被蒋介石用于建立了两个黄埔军教导团。在教导团成立同时,中共两广区委建议孙中山创建一支特种部队——铁甲车队。获得孙中山同意后,很快,在周恩来主持下,成立了“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该队招收了130多名出身工农的战士,队长是黄埔军校调来的周士第。铁甲车队编制上隶属大元帅府,但工作的开展都由中共两广区委直接决定。

为了不暴露这支武装的政治面貌,中共广东区委得到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同意,将其番号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三十四团。该团的骨干,除了原铁甲车队的骨干提升外,大多从黄埔军校毕业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中抽调,全团官兵总共为2100人,团长由刚从苏联学习归国的叶挺担任。1926年1月,第三十四团改称第四军独立团,人们通常以团长的名字称其为“叶挺独立团”。

独立团建立之初,由于没有建立新式革命军队的经验,部队中管理规章制度仍模仿旧军队,士兵采取雇佣制,不少军官习惯于旧军阀的方式打骂下级,军官的待遇也远高于士兵。团内虽然建立了党组织,却只有一个支部和党员20余人。

中共广东区委得知这些情况后,为了改造部队,专门向独立团下达了四条指示:1.加强团内团结,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发扬民主,每周开一次党小组会。2.注意发展党组织,具备条件的干部要吸收入党。3.加强部队政治教育,严禁打人骂人。4.严禁贪污,连队官兵吃一样的伙食。同时,中共提出须加强军事和政治训练,迅速培养成一支最可靠、最有战斗力的革命军队。根据这些指示,独立团制订了新兵训练计划。经过严格的训练和改造,这支部队人员整齐,党团员多,政治素质好,战斗力强。

在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历经多次重要战役,总是担任最艰苦的作战任务,战绩辉煌。1926年春,湖南军阀集团发生分化,湘南的唐生智部愿意接受广州国民政府领导,却遭到北洋军阀的进攻。唐生智向广东求援,但是,各军都舍不得牺牲自己的实力派兵援助。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决定派出独立团前往湘南。

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遣队,挥师入湘,讨伐吴佩孚。出征前,中共广东区委的军委书记周恩来召集全团连以上干部到叶挺家中开会,他说:“现在有些军都不愿意派部队先出去,只要你们打了胜仗,他们就会跟上来。”周恩来鼓励大家,希望能“饮马长江”“武汉见面”。

6月3日,独立团刚进入湖南安仁时,敌军来犯,唐生智部不支而退。独立团却迎敌而上,投入战斗,打垮吴佩孚的6个团。安仁之战,首战大捷。它解救了唐生智部,稳定了湖南的战局,也为国民革命军打开了向北进军的通道!接着独立团强攻汀洒桥,智取贺胜桥,勇登武昌城,一路经历八次重大战役,所向披靡,威震天下。

在诸多战役中,贺胜桥战役更被传诵一时。吴佩孚部得知汀泗桥、咸宁已被北伐军攻占时,遂决心在贺胜桥防守。守敌在贺胜桥、桃林铺、杨林塘一带,建筑战垒,阻止北伐军前进。贺胜桥地势险要,南端有一条小河,因涨水泛滥,仅有一座铁路桥可以进入贺胜桥。吴佩孚亲临贺胜桥,督率陈家谟、刘玉春等部将猛烈顽抗,并以大刀队督战,退者格杀不赦。北伐军决定以第四军和第七军第二路担任攻击贺胜桥的任务。

战前,独立团党支部进行了政治动员。中共武汉地委领导武汉各地人民,早已向敌军开展工作,配合国民革命军作战。

正式下达攻击贺胜桥的命令是在8月29日晨8时。第四军担任中路主攻,独立团为先锋部队。当晚5时,敌我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经过一昼夜的苦战,北伐军在中部战线取得了胜利。30日晨5时开始总攻击,独立团首先占领桃林铺一带敌人阵地。这时,敌人从侧面又插至独立团的后面,第二营营长许继慎胸部中弹,仍坚持指挥战斗,将刘玉春部击退。幸亏第一营营长曹渊率部冲入敌阵,解救了许继慎。叶挺当即命令第二营也暂由曹渊指挥。独立团继续猛打猛冲,乘敌混乱之时,冲过铁路桥。敌军溃败,在桥上,数千兵士投到水中。吴佩孚知道大势已去,乘车逃走,数千士兵被火车压死,景象惨不忍睹。贺胜桥战斗的胜利,为北伐军进攻武汉奠定了基础。

武昌攻城之战更为惨烈。贺胜桥战败后,吴佩孚仓皇退逃汉口,集中兵力固守武昌城,企图在武汉三镇作最后挣扎。为此,吴佩孚任命亲信刘玉春为守城司令,同湖北督军陈嘉谟统一指挥约1.5万人的守城部队。9月1日,北伐军开始围攻武昌城,由于敌军顽强抵抗,加上城高池深,攻城失利。9月5日,北伐军决定挑选一批官兵组成敢死队,继续攻城。在叶挺独立团里,官兵认为,我们都不怕牺牲,个个能征善战,不必挑选,均可成为敢死队员。第一营营长曹渊主动请缨,愿以全营为敢死队。在曹渊带领下,大家把钱物都交付文书转寄家中,并纷纷留下家书,准备身殉革命,当时武汉民众留传着“古有抬棺出阵的故事,今有留书攻城的壮举”的佳话。攻城令一下,敢死队齐呼“革命万岁”口号,在夜幕掩护下冲到城下以云梯爬城。因守敌的疯狂抵抗,攻城官兵全部牺牲,营长曹渊也中弹牺牲。

经过前仆后继的顽强进攻,1926年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第四军因战功最突出被誉为“铁军”,独立团又在军中评为首功,叶挺独立团以“铁军”的称誉载入史册。

叶挺独立团开创了特别能战斗的铁军精神,对国民革命军起,以及对后来的人民军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井冈山会师后,中国共产党沿用第四军番号,将其领导下成立的第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抗日战争时期由叶挺任军长的南方各地游击队组建起来的军队也沿用第四军番号而称“新四军”。

 (叶挺独立团操练)


(作者:钱容德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